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0535-6821231
电话:15063832628
传真:86-0535-6821587
地址:烟台市芝罘区幸福南路11号(国际五金城)
SKF轴承以其高质量、高性能和长寿命而闻名,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了材料的抗疲劳性、断裂韧性和耐磨性等关键因素,以确保SKF轴承在恶劣条件下的稳定运行,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多个场所。SKF轴承开裂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,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具体分析:
一、工艺因素
磨削工艺不当:
磨削过程中,如果磨削过烈、冷却不良,会导致SKF轴承内套圈外表面部分受热,可能引发二次淬火或高温回火烧伤。
这些受热区域会大大降低材料表面的开裂强度,从而在磨削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。
装配工艺不当:
SKF轴承装配过紧或过松都可能导致开裂。
过紧的装配可能导致SKF轴承内部产生过大的应力,而过松的装配则可能导致SKF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冲击,从而增加开裂的风险。
二、环境因素
腐蚀:
SKF轴承在使用过程中,如果接触到腐蚀性气体或液体,会导致材料表面发生腐蚀。
腐蚀会破坏材料的结构,降低其强度和韧性,从而增加开裂的风险。
温度变化:
SKF轴承在工作过程中,如果温度变化过大,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热应力。
这些热应力在长时间的作用下,也可能导致SKF轴承开裂。
三、材料因素
马氏体组织粗大:
马氏体组织粗大可能导致脆性增加,易于产生磨削裂纹。
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具有更好的韧性,可以减少开裂的风险。
碳化物等级过高:
碳化物是脆性相,其开裂抗力低、导热能力差。
碳化物等级过高会增加磨裂的几率。
剩余奥氏体过多:
剩余奥氏体的导热性只有马氏体的一半,其含量越多,磨削过程中的热应力越大,磨裂倾向也随之增加。
四、使用因素
负荷过大:
SKF轴承承受的负荷超过其设计范围时,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过大的应力。这些应力在长时间的作用下,会导致SKF轴承材料逐渐开裂。
滚动接触疲劳:
SKF轴承在运转过程中,滚动体与滚道之间会不断接触和分离,从而产生滚动接触疲劳。
长时间的滚动接触疲劳会导致SKF轴承材料逐渐磨损和剥落,进而形成裂纹。
加速轧制接触疲劳:
意外的功率或温度影响可导致短时重载,导致结构变形,从而产生高预载荷。
SKF轴承的松散材料的结构应力会因形状偏差、未对准或其他因素而增加材料应力。
增加的滚道应力也可能是由于严重的摩擦接触条件造成的,例如边缘载荷、低油膜厚度和/或与特定润滑剂结合的滑动条件。